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乐动体育最新版下载安装 > 新闻动态 > 《甄嬛传》:孟静娴跟甄嬛见3次面,次次没硬刚,却把好处全捞走了
《甄嬛传》:孟静娴跟甄嬛见3次面,次次没硬刚,却把好处全捞走了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23:24 点击次数:187
说起《甄嬛传》里的狠角色,大家总先想到甄嬛、皇后,可我觉得孟静娴才是“隐形王者”。她跟甄嬛总共见了三回,每次都低眉顺眼、客客气气,没吵没闹,却每次都借着甄嬛达成了自己的目的。这么算下来,甄嬛都得算她的“工具人”,说孟静娴“赢了”真不为过。
01 御花园头回见:没撒泼没争风,悄悄就把王爷的主权攥手里了那天甄嬛正跟敬妃、瑛贵人在御花园溜达,迎面撞上果郡王和孟静娴夫妻俩。这是俩人第一次碰面,果郡王那眼神简直黏在甄嬛身上了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心里还装着甄嬛。
换作别的女人,瞧见丈夫盯着别的女人看,要么当场甩脸子,要么事后闹脾气,可孟静娴不这么干。她特淡定地拿出披风,给果郡王披上,动作自然又亲昵。这一下可不只是送温暖,明摆着就是告诉所有人:“他是我丈夫,我才是跟他并肩的人”。既把果郡王的注意力拉回自己这儿,又悄无声息宣示了主权,比吵吵闹闹高明多了。
展开剩余84%之后她还恭恭敬敬给甄嬛行礼,说些拜年的客套话。可甄嬛被这“宣主权”的操作戳中了心窝子,当场就忍不住挑刺:“今天玉隐怎么没来?她也是侧福晋,你有空多教教她规矩。”这话听着是说浣碧没规矩,其实就是不服气——以前果郡王进宫只带浣碧,现在带了孟静娴,甄嬛心里酸了,想替浣碧出头,也想敲打敲打孟静娴。
说实话,这儿甄嬛真有点失态了。敬妃都在旁边暗示,以前果郡王只带“玉福晋”,这才头回带孟静娴,你作为姨姐,管小叔子疼哪个老婆,也太越界了。
再看孟静娴的应对,那叫一个滴水不漏。她一边解释浣碧在家料理家事,一边说自己身子弱总拖累王爷,先把姿态放得极低;接着又拉近距离,说希望甄嬛也把她当妹妹看。这话一出口,甄嬛那股子咄咄逼人的劲儿,就跟打在棉花上似的,气一下就泄了。果郡王都觉得气氛尴尬,拉着孟静娴想走,结果孟静娴反手就抓住了王爷的手——这一下,既是撒娇,也是再一次强调“我们是夫妻”。
甄嬛当场就变了脸,酸得连表情管理都绷不住了。为啥说这一回孟静娴赢了?她要的两样东西全拿到了:既宣示了自己的主权,又让果郡王把注意力放自己身上。关键是她全程没说一句过分的话,没做一个出格的动作,谁都挑不出错。反倒是甄嬛,醋劲儿上来没绷住,话也说错了,表情也失控了,旁边敬妃、瑛贵人看着,连远处的叶澜依都瞅着笑话,多没面儿啊!
02 永寿宫再见面:不是跟浣碧显摆,是找甄嬛要“护身符”有人说,孟静娴怀孕后特意去永寿宫,是为了跟浣碧显摆自己有肚子。但我觉得不是,她真正的目标是甄嬛,浣碧顶多算个“小插曲”。她心里门儿清,浣碧气量小又爱争,肯定不想见她;而且上次御花园那事儿,甄嬛心里指定还憋着气,这次去,是要给甄嬛吃颗“定心丸”,顺便求个保护。
事实也确实如此——槿汐通报孟静娴求见时,甄嬛直接跟浣碧说:“你去那边躲着,我来打发她。”那架势,跟准备“开战”似的,就怕俩人碰面又闹起来。
见到孟静娴,甄嬛脸上堆着笑,眼神却带着点“敌意”。等听说孟静娴怀了孕,甄嬛又没绷住表情,再加上浣碧不争气,当场打翻了笔筒,甄嬛那点“熹贵妃”的霸气全没了,只剩下满脸尴尬。愣了好半天,才不咸不淡憋出一句:“那当真是大喜。”
要是孟静娴真想示威,到这儿目的也达到了,完全能找个理由走。但她段位高就高在这儿,接下来的话才是关键——她没绕弯子,直接跟甄嬛说,自己早就看出来了,果郡王心里真正喜欢的是谁(说白了就是“熹贵妃,咱都是明白人,别装了”);接着又坦诚说,王爷对她只有同情,就连肚子里的孩子,也是她用手段才得来的。
这话可太妙了!直接给甄嬛受伤的小心灵来了剂“定心丸”,让甄嬛重新觉得“就算孟静娴怀了孕,果郡王心里还是我最重要”。这么一来,甄嬛的态度立马软了,还劝孟静娴别多想,专心养胎。
会面结束后,浣碧还想撺掇甄嬛对付孟静娴,结果甄嬛不仅没听,还狠狠训了她一顿:“孟静娴肚子里的,才是王爷名正言顺的孩子!你是钮祜禄家二小姐、王爷的侧福晋,得贤良淑德!”这话分量多足啊,浣碧根本没法反驳,只能拉着甄嬛的手哭唧唧求安慰。
你看,孟静娴这一趟没白来,直接给自己孕期求来了“护身符”——有甄嬛这话在,浣碧再想搞小动作,也得掂量掂量,毕竟熹贵妃的话,她不敢不听。
03 宫宴最后一面:临死前一句话,护住孩子还住进王爷心里甄嬛和孟静娴最后一次见面,是在宫宴上。那时候孟静娴都快生了,六阿哥弘曕对她肚子里的孩子好奇,还让“婶婶”喂自己吃饭。孟静娴也是细心,喂之前先尝了尝汤羹的温度,可谁都没料到,就这一口,直接把自己的命送了。
都到了生死关头,孟静娴脑子还特清醒。她紧紧抓着果郡王的手,没说情话,没交代后事,也没喊疼,就用最后一点力气说:“王爷,是妾身灌醉了你,才有了这个孩子。”
别小看这句话,直接达成了两个重要目标。第一个是保护即将出世的孩子:孟静娴知道自己活不成了,可孩子将来要在果郡王府过活。她跟浣碧在王府里没少闹矛盾,论势头,浣碧一直是“输家”,她怕自己死后,没娘的孩子会被浣碧当出气筒。所以她特意说自己求子的手段不光彩,就是想让浣碧明白:“咱俩都一样,都没真正走进王爷心里,你别针对我孩子”,这样能浇灭浣碧的妒火。而且她是替甄嬛和六阿哥死的,甄嬛肯定有愧疚,再提这事儿,能让甄嬛更同情她,凭着熹贵妃的身份盯着浣碧,孩子就能平安长大。
第二个目标更厉害——她直接走进了果郡王心里。宫里宫外喜欢果郡王的女人不少,但最后能在他心里占个位置的,也就甄嬛和孟静娴。甄嬛有主角光环咱先不说,孟静娴是咋在王爷装满“嬛儿”的心里挤出位置的?除了她温柔、懂分寸、怀孩子遭罪,临死前这句“道歉”也戳中了果郡王。全剧里,孟静娴是第二个能让果郡王说出“我会陪着你,一直陪着你”的女人。虽说她死了,可这一句话,让她永远留在了王爷心里。
04 孟静娴的“赢”:懂服软,比硬刚管用100倍孟静娴能三次“赢”过甄嬛,没耍啥阴谋诡计,就靠一招:该服软的时候服软,还能拿捏好分寸。
甄嬛这人,本身就挺傲气,你越跟她硬刚,她越不服输。你看后宫里,华妃想靠权势压她,皇后想靠计谋害她,最后都没好下场,连皇上跟她硬刚,都落得个孤独终老的结局。但反过来,要是有人性格软一点,愿意服个软、认个错,甄嬛一般不会太为难。比如刚入宫的安陵容,处处依赖她、服软,甄嬛就真心帮她;还有淳儿,天真烂漫、不跟她争,甄嬛也把她当妹妹疼;就连后来的欣贵人,知道跟甄嬛组队,服软认怂,最后也得了好结局。
浣碧跟着甄嬛那么多年,偏偏没摸清这一点,就知道跟人争——争皇上多瞅她一眼,争谁能给甄家长脸,争果郡王心里有没有她,争自己妈能不能进祠堂、名字带不带“玉”、从不从“女”。可她只有争的心,没争的本事和脑子,甄嬛对她好,更多是出于“姐姐对妹妹的义务”,没多少真心。
再看孟静娴,就见了甄嬛三回,凭着女人的直觉,再加上听来的消息,精准抓住了甄嬛的“软肋”——甄嬛看似强势,其实心里在意果郡王,也吃软不吃硬。所以孟静娴每次都放低姿态,服软认怂,既不跟甄嬛抢风头,也不跟她硬刚,反而让甄嬛放下戒心,愿意帮她。
要是孟静娴运气好点,没那么早被毒死,凭着她这“以柔克刚”的本事,说不定能在果郡王府站稳脚跟,甚至能慢慢焐热果郡王的心,连带着果郡王的结局,可能都不一样了。毕竟她懂果郡王,也懂甄嬛,更懂在这复杂的后宫和王府里,怎么保护自己、保护孩子,这份智慧,可比浣碧强太多了。
发布于:山西省下一篇:没有了
